好課花絮

陪孩子,做自己──一份品牌精神,也是一種專業承諾

陪孩子,做自己」不是一句漂亮的口號,而是我們園所的品牌核心,更是一種信念與專業實踐。

創業初期,我們的想法很單純:把孩子照顧好,讓家長安心。然而隨著時間推進,我開始思考:什麼才是品牌?
是名字夠響亮?是分店遍地開花?還是收益亮眼?

多年來的實踐讓我明白——品牌,其實早已存在於我們日常的每一個細節:

  • 專注教學與環境:就像產品研發與品管,反覆打磨品質。
  • 倡議嬰幼兒教育的重要:是與家長、社會持續溝通的橋樑。
  • 架構流程與制度:是保障穩定與長遠發展的基礎。

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同一件事:以孩子為中心,用細心、耐心與專業,陪伴他們長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。

從托育專業角度,看「陪孩子,做自己」

要實踐「陪孩子,做自己」的精神,不只是情感上的陪伴,更需要專業的幼兒教育視角與方法。以下是我們在托育專業上的五項核心行動:

  1. 傾聽孩子的語言與行為
    即便是 0 歲寶寶,也在用哭聲、眼神、肢體動作進行溝通。觀察,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。當我們讀懂這些非語言訊息,就能更精準地回應孩子的需求。
  2. 支持而非控制的環境
    我們依孩子的發展階段設計教室環境與教具,讓探索自然發生。當環境具備安全性與挑戰性,孩子能主動發現、嘗試,而不是被動等待大人指令。
  3. 尊重每個孩子的節奏與選擇
    有的孩子快,有的孩子慢;有的喜歡嘗試,有的喜歡觀望。我們接納每一種表現,不急著糾正,而是陪著他們一起探索「自己能怎麼做」。
  4. 以平和的語氣與眼神建立連結
    真正的信任來自日積月累的安全感。柔和的語調、穩定的目光,比急促的指令更能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,也讓他們願意主動向我們靠近。
  5. 不怕等待與反覆
    孩子的成長不是「教會」某件事,而是「養成」一種能力與習慣。這需要時間、重複與持續的關懷,讓每一次練習都成為累積的養分。

品牌精神落在日常,才有力量

我們相信,教育的影響不是發生在大型活動或特別時刻,而是在每天的互動與細節裡。

  • 當孩子在教室裡自由選擇活動,我們就在練習尊重他的自主性。
  • 當老師蹲下與孩子平視說話,我們就在傳遞平等與信任。
  • 當孩子需要更多時間完成一個挑戰,我們選擇等待而不是催促,就是在為他累積自信。

陪孩子,做自己」因此不僅是一個品牌標語,更是我們的行動指南。它提醒我們——教育不是塑造一個標準化的孩子,而是幫助每個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
以孩子為中心,是我們的長期承諾

不論是教室環境的配置、課程設計的安排,還是老師專業能力的培訓,我們都以孩子的需求與發展為核心。因為我們相信,當孩子在一個被尊重、被理解、被支持的環境中成長,他自然會成為最好的自己。

這份承諾,不只屬於我們的團隊,也屬於每一位願意用心陪伴孩子的家長與教育工作者。

「陪孩子,做自己」——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一起,把這句話落實在每一個與孩子相處的日常裡。